logo
logo

专业医美博主那么好当吗?

来源:美沃斯
2022年05月19日

       这是一个魔幻的世界。


       前有大V教人用十滴水稀释洗脸去黑头粉刺,后又有“专业医美博主”教网民用“异维a酸+尿素软膏”混合使用当护肤品美白。这些在介绍里挂着“三甲医院某某科专家”、“毕业于某医科大学”、“某院长专研美学20年”的博主,正在短视频平台疯狂“科普”。


       曾几何时,专业博主还被称为KOL,他们代表的是在某个领域很厉害且很有影响力的一群人。而今,信息渠道的多元和全民科普的繁盛,貌似“专业博主”已经能够实现批量生产了。


       或许在其他行业,专不专业对受众的影响并不大,顶多是被当成了韭菜的网友转身骂一句“傻X”,而在医美这显然不是一个单方受损行为,因为它关乎人的身心和健康。伪科普就像一个叠buff,单个动作触发的加成效果,于从业者和行业而言都是倍数增加的杀伤力。


       其实,但凡有些常识的人都应该清楚这其中的利弊,但我们却依然能够在平台中看到大量复制黏贴、违背医学常识的内容,甚至是认证信息和本人严重不符的博主,关键还得到了很多不明所以的网友支持。


       这也就因此产生了我们标题的疑问:专业医美博主那么好当吗?到底是谁在冒充“专业博主”?

专业医美博主那么好当吗?

       “专业”与“非专”。

 

       去年,名为“青团姑娘”和“李宇_华西口腔正畸”的微博论战曾一度成为热点事件。起因是因为@青团姑娘在视频中科普某检测手段时,称关于其研究报告已登上《自然》杂志,后被@李宇_华西口腔正畸指出专业错误,称视频中提到的报告发表于《科学报道》而非《自然》,二者不能相提并论。并最终引发了一系列的口水战、扒料与人肉搜索。

专业医美博主那么好当吗?

·当时,网易财经还就此事发布了一则短讯。

 

       这件事可以算得上是行业事件了,但现实中更多的伪科普纠正往往被淹没在茫茫信息中。像前文提到的十滴水去黑头和处方药美白,就曾有多位正规三甲医院医生KOL公开辟谣,但往往是辟谣的没有造谣的传播广。因为这位“大V”在网上拥有一众死忠粉,在辟谣者的视频留言区不止鲜有支持,反而是diss医生的声音压过了某些正常发声。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魔幻的现状不止出现在今天的案例上,也侧面反映出了当下整个医美专业博主群体的现状——鱼龙混杂。

 

       这么看,前文中的李宇医生还是幸运的,至少在这场关于“专业指正”引发的事件中,他代表了一个群体赢得了大众对专业的尊重和支持。但不幸的是,这件事并没有为行业敲响警钟。

 

       究其原因,有利可图。

专业医美博主那么好当吗?

       科学普及。

 

       百科对科普的定义是,“科”意味科学,“普”意味普及。

 

       简单讲,就是把难理解的东西简化,把专业的概念用普适性极高的语言传递出来,严谨明了又不失朴素趣味。我们往前倒推三四年看,什么人在做医美科普,往往是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行业经验,且能够将晦涩难懂的内容转化为白话的人。他们大多是资深医美从业者、专业医美医生,或者是严谨考究且身边有专业人士指导的人。

 

       那现在是谁在做科普呢?虽然无从考证但估计大家心理都有一杆称。他们本身的职业属性可能各异,但背后的目的却基本相同。我们可以看看医学科普的演变路径,专业从业者——达人——符合某种职业形象或身份的”专业博主“。他们可能是单打独斗的个体,也可能是被批量复制的”专业博主“。

专业医美博主那么好当吗?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专业博主的兴起其实对行业是有利的,当然前提是如果博主都是专业的,它会助推行业的信息透明和渗透,让用户可以从除品牌、媒体以外的第三个相对客观且中立的渠道获取信息。但伴随自媒体的兴起,这种假想被打破了。科普全盛时代,各类平台展现出的种种红利让某些人蠢蠢欲动,但以素人身份进入自然难以快速获取流量。于是,“专业”人设就成了必须项。

 

       某三甲医院某某科专家、毕业于某医科大学、某院长专研美学20年,这些加持侧面变成了让”专业形象“显得”更专业”的标签。他们一边享受着“专业”带来的话语权,一边又以“专业”名义误导网友。可悲的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网友却并不具备鉴别能力。

 

       内容分发、逐渐走红、平台推流、持续输出,最终走向恰饭。在这种环境下,也自然衍生出了另一种扭曲的形态——抄袭和搬运。

 

       要保障频次就得快速创作,可没有内容生产力怎么办呢?抄和搬是最简单快捷的,此前抖音博主@酒醉小精怪就曾怒发维权视频质疑抄袭,她其中有两句话我们至今印象深刻。

 

       专业医美博主那么好当吗?医美内容的创作环境真的很差,抄袭,购买,一稿多卖的情况很多;背着关注度的红利就要承担起关注度的责任。


       小精怪不是第一个,我们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我们曾经采访过多位医生,他们都有过被直接或间接抄袭的经历。文字改视频,他人观点变自己经验,甚至是一字不差,只是换个口气动作和出境场景。但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却鲜少有专业博主出面声讨,而这其实也正中了抄袭者的下怀。

他们吃定你的就是你的不发声。

 

       说到这,我们想说说为什么会有今天这条内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经历,在刷短视频的时候,平台会不断向你推送看脸视频、案例分享和各种偏方妙招,虽然你不屑的点着拒绝,但没过几天系统又会换个博主向你推荐。这背后好像有一只无形的大手,透过手机屏幕侵蚀着你的思想:你都那么平庸了,怎么不do脸?

 

       其实,我们不是跑不赢大数据,而是跑不赢大多数。

专业医美博主那么好当吗?

       叠buff。

 

       在中国,医患关系本就是一个绕不开的敏感话题,尤其是在消费医疗领域。专业医生科普尚需字字斟酌小心谨慎,而不专业科普的出现,只会加重这一矛盾。因为他代表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一群有着同样行业和职业属性的人。

 

       这其实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那场微博论战中,会有一众牙医出面支持李宇医生。平日里,大家对“非专科普”本就深恶痛绝,但此前因为势单力薄且伪科普众多,实在无暇顾及。但该事件的当事一方却连发多篇微博怒怼李宇医生“秀优越”,也就直接引起了牙医群体的声讨。


       说白了,他们出面维护的不止是李宇医生,还有他们自己。


       百度看病,微信养生,抖音医美,虽是调侃,但也代表了一种现状。它跟“鸡腿医生”是一个道理,当有越来越多的“鸡腿医生”走向前台,一个行业的公众形象就会慢慢变成“鸡腿医生”。此时,你再想去证明你是你他是他,用户未必会买账。


       科普传播若沦为创富的手段,这个行业也就失去了最后一点良知。


       医美其实不缺专业的人,少的是懂传播懂趣味语言的博主,如何将从业者的专业与博主的趣味有效结合,可能是医美科普要解决的问题。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有着上述特质的博主们逐渐走向了荧幕,并愿意拿起话筒合理维权。对行业来说,这是个进步。


       老话说水满则溢,网友说他们会长大。迟早有一刻,他会厌倦流水线出来的知识盲盒,而平台也不会坐事不管任凭不正之风肆意乱刮。回头看看小红书就是最好的证明。


       今日之事,明日之戒,医美专业博主不好当。


医美查APP

下载医美查APP

了解更多信息

医美查APP

热门话题:

医美
行业
从业者
美白
正畸
洗脸
去黑头粉刺
去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