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王克明:不会思考的医生只是粗糙的木工

来源: 天下美商
2022年04月30日

       审美是需要沉淀的,更要因人而异,不同的面部有个体差异化的。

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王克明:不会思考的医生只是粗糙的木工

       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王克明的办公室,他正在接听一位求美者求助的电话,他原本示意我们5分钟就可结束,从他和求美者谈话中得知,患者在别处打了玻尿酸出现些不良反应,除了玻尿酸技术原理上的讲解外,王克明还从求美者情绪上进行多次安抚。


       20分钟后挂下电话,他不好意思地说到:“做整形医生除了改善患者的外貌,还得照顾和疏导患者的心理。”


       援藏让医生职业更有成就感


       作为中组部第六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专家,在王克明援藏期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建立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整形外科。


       鲜为人知的是,在王克明去之前,西藏是没有整形外科医生的。许多唇腭裂、五官畸形、面部畸形患者,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影响了整个人生。

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王克明:不会思考的医生只是粗糙的木工

       在西藏阿里地区卫健委和“丽格慈善基金会”协助下,王克明为当地农牧民唇腭裂患者开展了救治。去年5月,王克明曾救助过一名50岁的先天性唇腭裂女性患者,这名藏族阿妈因为唇腭裂,左边整个大门牙加上牙龈几乎全暴露在外面,王克明医生仅用1小时就为她完成了修复手术。


       “这名患者50岁之前的人生因唇部的裂开,让她一直自卑,做完修复手术之后笑容灿烂多了,感觉整个人也自信起来。”王克明拿出患者修复前后对比照给记者看,“这是我作为一名医生的职业成就感。”


       之后,王克明了解到西藏还有很多这样的患者后,援藏时间有限,他就只能利用休息时间,自发开展义诊活动,先后在阿里、日喀则等地为牧区百姓进行了50余次畸形修复手术,修复患者容颜的同时,也让他们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王克明:不会思考的医生只是粗糙的木工

       在他的社交平台,天下美商记者看到他分享了这段经历:“援藏结束后,第二次自费来拉萨,为两个小孩子完成皮瓣手术。收到了援藏徽章,患者家属送的特色包装的藏鸡蛋 ”“阿里手术室的男更衣室是完全没有门开放式的,入乡随俗,克服困难,做点小事情"“援藏,历经365个酸甜苦辣、缺氧泪奔的夜晚,阑尾的疼痛,阿里的奔波,从此又多了一个故乡"……


       谈到到援藏期间突然爆发的急性阑尾炎,天下美商记者从侧面打听,才知道术后第3天还没有拆线的王克明,就为西藏面部创伤的急诊患儿进行修复手术,自己拆线后又开始了紧张的援藏工作。


       有良知的人审美观会更好


       对将要进行面部整形(修复)的患者,他对求美者的建议是要找到自己真正信任的医生进行整形(修复),事前应该对医生的人品、技术、审美都有大概的了解,看是否和自己要求达成默契,更要选择正规的医院或医疗机构消费。


       “技术上的难点我们都可以克服,但医生审美观的提高也很重要”在鼻整形、眼整形、面部年轻化有丰富经验王克明说,“有些技术强但是审美有偏差的医生慢慢的会淡出整形医美圈。”


       那审美观受什么影响呢?“个人认为,审美观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一个方面是从业者的良知,比如一位相对年轻的求美者可能只需要2-3ml的玻尿酸注射量,某些医美从业者可能会推荐十几毫升的注射量,这样注射出来的脸,审美就会有偏差”。


       王克明除了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学习和工作外,在美国期间跟随目前整形外科杂志PRS主编kevin chung 教授学习,再加上1年的援藏经历,他更加坚定了当时做医生的初心:“既然当初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担当起这个职业所赋予的使命”


       在王克明看来,审美是需要沉淀的,更要因人而异,不同的面部有个体差异化的,像流水线式的整形手术只能表明——没有独立深度思考的医生只是粗糙的木工。


       建立平等的医患关系


       由于公立整形医院的“品牌”效应,不缺前来就诊的患者,王克明始终坚持“平等”的医患关系,“很多患者是从云南、广东来北京看病的,我不可能3-5分钟把她们打发了”。

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王克明:不会思考的医生只是粗糙的木工

       正是一直坚持这种“平等”医患价值观,王克明在某互联网面诊平台的患者评价中,疗效满意度和态度满意度均是100%,虽然是通过视频或电话的方式问诊,但是给患者最大的印象和王克明一直信奉的职业信条不谋而合——“尊重病人”。  


       “不论是求美者还是医生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谁高谁低,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对来就诊的求美者应该有尊重和提供较好服务的意识”同时,谈到上榜率仅为5.8%的绿宝石医生榜单,“我觉得绿宝石榜单在一定程度上为同行业医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可以把医生的价值观传递出去”。


       医生简介:


       王克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的整形外科博士后。 2015年晋升副主任医师。在职期间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sci论文11篇,参与科研基金项目8项,撰写英文著作一部。参与第六批中组部“组团式”医疗人才援藏1年,2021年被评为“中国好医生”。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鼻学组 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  青年委员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面部年轻化分会 常务委员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形塑与综合技术转化分会 常务理事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鼻整形分会 委员

       西藏自治区整形与美容外科协会 副主任委员

医美查APP

下载医美查APP

了解更多信息

医美查APP

热门话题:

王克明
整形外科
求美者
整形
中国医学科学院
玻尿酸
西藏自治区
西藏
中国整形
美容
面部年轻化
从业者
美国
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
卫健委
日喀则
拉萨
手术室
面部整形
医疗机构
医美圈
医美
整形手术
整形医院
云南
广东
北京
互联网
公立医院
美容外科
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