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国家在不断加强对化妆品市场的监管,我国化妆品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规范有序。但其实相比化妆品市场,医美市场才是违规违法的重灾区。
近日,“浙江市场监管矩阵”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布了浙江“铁拳”行动和“亮剑2022”综合执法行动第一批典型案例,其中就有一起非法经营肉毒素、玻尿酸等医美产品的案例,涉案金额超千万。
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2022年3月,诸暨市市场监管局根据该市卫生局线索,摸排发现有不法商贩销售来源不明的医疗美容产品。该局通过深度走访调查,联合公安等部门在某出租房内当场抓获朱某等嫌疑人两名,捣毁非法销售肉毒素窝点1个,同时查获肉毒素3000余盒、玻尿酸和瘦脸针2000余盒(剂)、注射针剂5000余剂、减肥药1000余粒,另有不明来源化妆品2万余盒(剂)。
经查,朱某等人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医疗器械经营许可,于2018年起从韩国购进大量肉毒素、医疗器械、化妆品,并通过微信等渠道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下家多达数百人,遍布20余省份,涉案肉毒素产品均无药品批准文号和相关批准信息。
经初步核算,当事人涉案货值金额超千万元。因涉案金额巨大,涉嫌构成非法经营罪,诸暨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将朱某等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医美市场的乱象可谓由来已久,且屡禁不止,上述案例不过是冰山一角。
01
医美行业乱象频发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就曝光了医美速成班的乱象。 某“医疗美容培训机构”宣称“一对一辅导,手把手教学,零基础包教包会,毕业颁发证书”,但实际上培训班的学员均没有医学背景,并且仅经过短短的6天培训,培训班的学员便全部结业,拿到了培训机构颁发的微整形美容师高级证书,发证机构是“国际整形美容职业认证中心”。
除此之外,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的老师还将医美药品批发商的联系方式发在班级群里,学员可以通过他们,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拿到各种针剂,再加价给顾客注射。
而关于“速成医美培训班”早已屡见不鲜,各种培训机构打着“七天速成”“零基础入学”的旗号,经过几天的培训,学员即可上岗从事医美相关工作。
而根据我国《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需符合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经执业医师注册机关注册等条件;不具备主诊医师条件的执业医师需在主诊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医疗美容临床技术服务工作;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核定并办理执业注册手续的人员不得从事医疗美容诊疗服务。
所谓的“零医学基础”经过培训即可上岗,完全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而在去年11月,国家药监局还通报了六起医美违法案件,其中涉及到南京芙若丝医疗美容诊所有限公司、广州朵恩美容仪器有限公司、广州市瑞美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等六家医美机构,使用和经营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三类医疗器械,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经营违规医疗器械、医美产品,从业者不具备相关资质等在医美行业可谓层出不穷,据《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2020年)》显示,平均每年黑医美致伤致残人数约为10万人。
02
国家重拳出击,加强监管
如今,随着人们爱美意识的加强,医美整形已经逐渐走进了寻常人的生活当中。新氧数据颜究院发布的《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预计2021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达1846亿元,重回20%以上增长通道;预计到2022年,我国医美消费用户规模将超过2000万。
然而,医美行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却为爱美人士的“变美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如今,国家也在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医美违规现象。
自2017年以来,国家陆续开展医美整治行动,出台了多部相关行业法规。2020年4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加大力度整治医美乱象;2021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八部委发布《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进一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今年开年以来,我国多个省市继续加大对医美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提出“严厉打击医美市场虚假宣传、仿冒混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山东省淄博市医美机构、民营医院、牙科诊所等列为重点监测对象;青岛市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公布其2021年全年共查处医疗美容违法案件151起。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2022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了2022年首批“铁拳”行动案例,并表示,接下来,市场监管总局“铁拳”行动也会将医美行业虚假宣传、夸大效果、违背公序良俗的虚假违法广告、虚构资质、获奖荣誉、产品功效、夸大医生资历等九类违法行为作为重点查处对象。
期待在国家的大力整治下,医美乱象能逐渐被遏制,医美行业能逐步进入规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下载医美查APP
了解更多信息